《一城一研》專題旨在尋找中國優(yōu)質(zhì)研學坐標。每一座城市精選一個研學坐標推薦,第三十二期——沈陽。
每年的9月18日,網(wǎng)絡各平臺的熱點關鍵詞總會是“勿忘國恥”。因為1931年9月18日,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天。

這天晚上10時20分,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,鐵道“守備隊”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,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。日軍以此為借口,炮轟沈陽北大營,是為“九一八事變”。

次日,日軍侵占沈陽,又陸續(xù)侵占了東北三省。1932年2月,東北全境淪陷。此后,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,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(tǒng)治。

我們還沒有法定意義上的“國恥日”,但是在非正規(guī)場合有“五·九”國恥。而更被中國人民認為是抹不去的傷痛的國恥仍是“九·一八”。
時隔87年,加害者選擇了否認,時間讓它褪色,但是“九?一八”歷史博物館 還記得,我們也不能忘記。
收藏歷史記憶展示歷史真相
歷史博物館位于沈陽市大東區(qū)望花南街46號,座落于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發(fā)生地,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遺址的東南側(cè)。始建于1991年,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,建筑面積12600平方米,展覽面積9180平方米。是國內(nèi)外迄今為止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歷史的博物館。
館內(nèi)基本陳列主要是九一八歷史陳列,這里全方位的展示了九一八事變從預謀、爆發(fā)到取得勝利的完整歷史。

館內(nèi)現(xiàn)有各類藏品7000余件(套),館藏二級文物22件,三級文物125件。在這些藏品中,包括了大量日本對東北進行軍事、經(jīng)濟、移民侵略的實物和資料;一批有關日本在沈陽設立的英美盟軍戰(zhàn)俘營的實物和資料;一批在沈陽特別軍事在抗戰(zhàn)勝利后法庭受審的日本戰(zhàn)犯的相關資料;以及一批“九一八”事變及抗戰(zhàn)主題的書畫作品。

日本九四式山炮 天忠靈祠石碑 滾地籠刑具

本莊繁賞“滿洲事變紀念”裝甲車模型 細菌研究室做實驗時用的玻璃片 運尸車

油畫《八路軍東渡黃河》 雕塑《感謝中國養(yǎng)父母碑》
這使得“九·一八”歷史博物館兼具了較高的收藏價值、陳列價值和史料研究價值。

開館二十余年來累計接待了觀眾數(shù)千萬,年接待觀眾達100萬人次。并且自1999年起,每年的9月18日,社會各界都在這里舉行“勿忘‘九一八’撞鐘鳴警”儀式。屆時沈陽全城將拉起防空警報,撞響14下警鐘,以警示世人勿忘國恥、勿忘“九一八”。
研學走進“九·一八”歷史博物館,直視國家血淋淋的屈辱歷史,只有牢記歷史才能邁向光明的未來。